融信中国财务报告分析

 3月31日晚间,融信中国发布2021年度未经审计的业绩报告。 融信中国财务报告分析,一起来看看吧。

  此前,融信中国发布公告称,由于新冠疫情限制了该公司及时收集必要文件的能力,因而无法按时披露经审计的财报。此外,十天前,融信中国临时更换了审计师。 

6158eb19181724a.png

  根据未经审计业绩报告显示,2021年度,融信中国营收332.84亿元,同比下降31.09%;归母净利润12.95亿元,同比下降46.66%。 

  融信中国表示,预期将于5月15日之前刊发经审计的业绩报告。 

  毛利率仅10.9%,净利润腰斩 

  过去一年,融信中国营收、毛利、净利等各项利润指标均大幅下滑。 

  财报显示,过去一年,融信中国毛利36.28亿元,同比减少约31.7%,毛利降幅与收入降幅基本持平。毛利率仅10.9%。 

  事实上,近年来融信中国的毛利率一直都低于行业均值。 

  2017-2020年,融信中国毛利率分别为16.56%、23.47%、24.24%、11%。与行业平均水平差距巨大。 

  盈利能力下降幅度如此之大,主要原因是融信中国热衷于高溢价拿地,严重挤压了其利润空间。而此前高价获得的地块在最近两年逐步进入结转期。 

  未经审计的财报显示,2021年度融信中国净利润17.26亿元,同比下降50.59%,实现腰斩。净利率仅5.19%,同比降2.04个百分点。 

  其中,过去一年融信中国融资成本抬升,从2020年的4.59亿元增长至6.36亿元,增幅达38.56%。 

  过去一年,融信中国通过资产“卖卖卖”获得其他收益7.07亿元,同比增长89.55%。 

  销售方面,2021年,融信中国实现合约销售额1555.2亿元,较去年增加约0.22%;合约建筑面积约为734万平方米,平均售价约为每平方米21198元。 

  2021年,融信中国新增土地项目42个,新增土地储备457万平方米。截至2021年12月31日,融信中国在全国共有283个项目,总土储约2870万平方米。其中,长三角地区土储占比45%。 

  在手现金117亿,短期借款227亿 

  在地产寒冬之中,“现金为王”格外重要。而过去一年,融信中国的在手现金呈现断崖式下降。 

  截至去年末,融信中国定期存款38.53亿元,同比下滑44.87%,现金及现金等价物117.2亿元,同比下滑40.97%,一年内减少81.34亿元。 

  而与此同时,受限制现金大增,由上年末的30.57亿元增长至64.83亿元,增幅翻番。 

  而截至去年末,融信中国一年内到期的借款227.34亿元,非受限的现金短债比仅0.51,仅能覆盖其中半数。 

  对此,穆迪、惠誉纷纷下调融信中国的信用评级。 

  其中,穆迪将融信中国的公司家族评级从“B3”下调至“Caa1”,将其高级无抵押评级从“Caa1”下调至“Caa2”,评级展望“负面”;惠誉将融信中国的长期外币发行人违约评级从“B-”下调至“CCC”,将融信中国的未偿美元高级票据评级从“B-”下调至“CCC”。 

  惠誉此前称,融信中国的流动性状况和融资渠道面临越来越大的不确定性。由于审计师辞职,融信中国在财务透明度和公司治理方面的弱点更明显,这可能会降低市场对该公司及其为到期债务再融资能力的信心。 

  截至去年末,融信中国负债总额为1931.59亿元,资产负债率为78.7%。截至2021年上半年,融信中国的负债总额为1939亿元。 

  其中,融信中国有息借款余额为568亿元,净负债比率66%,扣除预收账款后的资产负债率为66%。加权平均借款利率为6.36%。 

  而除了有息债务外,过去一年融信中国的应付账款及应付票据也有所上升。 

  财报显示,截至去年末,融信中国贸易应付款138.04亿元,同比增18.84%。应付票据4.92亿元,增75.71%。 

  今年年初,融信中国被曝裁员。根据年报披露的信息,截至2021年末,融信员工人数为2249名,较2020年末的3390人减少1141人,减少幅度达33.66%,约为三分之一。